【社会实践】荆江堤上忆峥嵘 社区画中敬英雄——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志愿服务队走进荆州沙市区 瞻仰抗洪纪念碑并为老英雄画像

作者:沈原羽 林姝静 施芳 时间:2025-07-11 点击数:

7月9日,艺术人文学院“长江赤浪”志愿服务队与艺术教育学院“安澜先锋”志愿服务队走进荆州市,在这座铭刻抗洪史诗的城市,追寻红色足迹,感悟抗洪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志愿服务队全体师生怀着崇敬之情,瞻仰了荆州沙市区荆江抗洪纪念碑与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荆江抗洪纪念碑上的英雄群像与感人文字,永恒定格了抗洪英雄前赴后继、英勇抗洪的景象。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上铭刻着周恩来总理的题词:“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丰碑伫立江边,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具象呈现,师生们深刻感悟到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和抗洪先辈们守护江河安澜的坚定决心。

在沙市荆江亭社区,艺术教育学院“安澜先锋”志愿服务队钟鸣教授,带领学生现场为两位参加了九八抗洪的党员先锋人物写生。创作现场,两位老英雄端详画像,追忆峥嵘岁月。西藏团职转业干部罗金良回忆了九江溃口的危急时刻;参加过“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退伍老兵张从松则分享了作为“特别行动队”成员值守北闸的日日夜夜。

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向两位抗洪亲历者提问。当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抗洪英雄”时,张从松先生则谦逊地表示自己是见证者而非“英雄”,并深情诠释:“真正的英雄是以李向群烈士为代表的一批批解放军战士,是面对洪水肆虐依旧挺身而出的万千荆江儿女!是他们用汗水、泪水乃至鲜血,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这番肺腑之言,为青年学子理解新时代英雄主义提供了更深刻的注解。

在沙市凤台社区,志愿服务队为30余名暑托班的孩子们进行了“弘扬传承抗洪精神”主题宣讲。艺术人文学院“长江赤浪”志愿服务队通过影像资料图文展示与现场提问,生动讲述了九八年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艺术教育学院“安澜先锋”志愿服务队结合抗洪绘画作品,通过史诗般的画面,展现了伟大抗洪精神的磅礴力量。

志愿服务队采用“大手牵小手”形式,一同走进以“水韵荆州”为主题的“大美荆江生态文明展示馆”,深入了解荆州依托长江生态资源、推动绿色转型、构建人水和谐生态的实践路径与宏伟蓝图。“大小朋友”们真切感受到了荆江儿女践行“两山”理念、加快绿色发展的火热实践。

作为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站,志愿服务队从步履荆江大堤,到瞻仰历史丰碑;从聆听亲历者讲述,到社区播撒精神火种,用边走边看、边学边思、边悟边绘的方式,逐渐构建起了清晰的抗洪精神研学文旅动线。


艺术人文学院办公电话:027-81317212 |  艺术人文学院书记、院长信箱:Ysrw@hifa.edu.cn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