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历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志愿服务队走进簰洲湾98抗洪纪念馆、走上防洪堤闸

作者:沈原羽 林姝静 施芳 时间:2025-07-11 点击数:

7月10日,艺术人文学院“长江赤浪”志愿服务队、艺术教育学院“安澜先锋”志愿服务队奔赴咸宁市嘉鱼县,走进簰洲湾98抗洪纪念馆,手执画笔创作纪念波澜壮阔的抗洪史诗,在行走与创作中感悟伟大抗洪精神的时代回响。

在纪念馆内,师生们通过详实的实物展陈与震撼的影像资料,全景式重温了1998年军民万众一心、共击洪水的壮阔历史。尤其是讲解员动情讲述的,特大洪水中不屈生命与人间大爱永恒象征的“抱树女孩”江珊的生死救援故事,直击师生心灵,令在场师生无不动容。

纪念馆内有关嘉鱼县近年来在水利建设、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等方面发展成就的集中展示,也让全体师生切身感受到抗洪精神在新时代引领地方发展、守护江河安澜的强大力量。

志愿服务队还前往嘉鱼县河道堤防余码头大闸开展了实地研学。师生们沿闸体开展巡查观测,混凝土墙面残留的冲刷痕迹明晰可见,每道印迹都记录着守闸人员每一次的与洪峰竞速。当师生们将历史照片中军民肩扛手提、血肉筑堤的抢险场景,与眼前现代化的闸门启闭机、精密的水位监测系统进行对比时,水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跃然眼前,“人水和谐”的治水智慧也于心中愈发清晰。

师生们在咸安区四邑公堤管理段现场写生期间,堤脚处宽约30米的生态防护林沿坡道铺展,形成一道生机盎然的绿色屏障,既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构成了生态人文景观宏大叙事般地庄严与静穆。师生们纷纷展开画板,用画笔捕捉防洪工程中蕴含的精神与力量,描绘着眼前的祥和盛世。

此次咸宁市嘉鱼县之行既是对抗洪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使命的郑重承诺。师生们纷纷表示,将用好手中的画笔,刻画塑造好抗洪英雄人物群像、宣扬好抗洪典型事迹、讲好催人奋进的抗洪故事,在行走江河、伏案创作的实践中,让“抗洪精神”之光照亮青年大学生的时代征途。


艺术人文学院办公电话:027-81317212 |  艺术人文学院书记、院长信箱:Ysrw@hifa.edu.cn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