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营

作者:艺术人文学院 时间:2025-07-16 点击数:

近日,“艺路同行抗洪线,盛夏执笔写担当”——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结营仪式于藏龙岛校区A11-308举行。艺术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高伟、艺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吴涛、艺术教育学院教授钟鸣等出席仪式。艺术人文学院“长江赤浪”志愿者服务队、艺术教育学院“安澜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共计23名师生参加结营仪式。结营仪式由艺术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乐主持。

张乐主持

结营仪式上,艺术人文学院“长江赤浪”志愿服务队长姜又琳在发言中谈到,通过行走抗洪线,走进抗洪英雄,真切体悟到“众志成城”人民的伟大与人民的伟大创造,必将“抗洪精神”发扬光大。

姜又琳发言

艺术教育学院“安澜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钟鸣教授表示,湖北美术学院前身武昌艺专,在辛亥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下创立,美育救国的历史使命代代相传,本次以“抗洪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十分有意义。

钟鸣发言

张吴涛在致辞中表示,用艺术形式进一步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拓展丰富红色文化宣传形式,传播红色文化是我们光荣的职责使命。他勉励大家要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到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转化为青年奋进的力量。利用好暑期,积极整理实践素材、投身“抗洪精神”主题创作,用心构思、用情塑造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抗洪形胜,使主旋律叙事真正“活灵活现”起来。

张吴涛讲话

高伟在致辞中,对带队教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同学们的收获成长表示祝贺。他指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对教师是宝贵的职业历练,对学生更是意义非凡的品格锤炼。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如同“取经”路上的磨砺,师生们在路途上边砥砺前行与边体悟“抗洪精神”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学用贯通的双向成长。师生团队要创新传播实践硕果,大力传承和弘扬“抗洪精神”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共同把荆楚大地涌动的精神伟力,持续转化为支点建设的强劲动能。

高伟讲话

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抗洪精神”,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沉浸式研学、多维度创作及全媒体传播,推动师生们共同完成从“体验者”向“传播者”的转变。特别是艺路同行抗洪线,盛夏执笔写担当的丰富转化,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全国校友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引发了热烈反响,为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创新提供了生动范例。

志愿服务队留影

艺术人文学院办公电话:027-81317212 |  艺术人文学院书记、院长信箱:Ysrw@hifa.edu.cn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